食品凈化車間作為食品生產過程中的關鍵區域,其裝修設計直接關系到食品的質量和安全。為了確保食品凈化車間能夠滿足生產需求,保障食品的衛生與安全,必須遵循一系列嚴格的設計規范。以下是對食品凈化車間裝修設計規范的詳細闡述。

食品凈化車間裝修設計

一、選址與布局

選址:食品凈化車間應遠離污染源,如垃圾堆、廁所等,同時交通便利、通訊方便、電源充足,無地質災害等不利環境因素。車間應處于相對獨立的位置,周圍應無垃圾、蟲鼠,且距離污染源至少500米以上。

布局:車間的布局應按照食品生產流程及各功能區域特點進行設計,做到流程順暢、布局合理。一般應遵循生進熟出的原則,由一般操作區→準清潔區→清潔操作區。各功能區域之間應明確分隔,并采取相應的消毒、衛生防護措施,以防止交叉污染。

二、建筑圍護結構與室內裝修

建筑材料:食品凈化車間的建筑圍護結構和室內裝修材料應選用氣密性良好、在溫度和濕度等變化作用下變形小的建筑材料。墻面、地面、天花板等裝修材料應選用平整、光滑、易清潔的材質,如不銹鋼板、彩鋼板、環氧地坪等,以便于日常清潔和消毒。

墻面與天花板:墻面內裝修當需附加構造骨架和保溫層時,應采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。內墻壁和頂棚的表面應符合平整、光滑、不起灰、避免眩光、便于除塵等要求。墻角、地角、頂角應當具有弧度(曲率半徑應不小于3cm),以減少灰塵積聚。

地面:地面應符合平整、易除塵清洗、不易積聚靜電、避免眩光、并有舒適感等要求。常用的地面材料包括環氧樹脂地坪、PVC地板等。生產車間的地坪以花崗巖或高標號混凝土+耐酸骨料鋪設,并用環氧膠泥勾縫最佳,具有耐酸、堿或鹽類的耐腐蝕性,并具有不起灰、耐熱、防滑、機械強度高等特點。

三、空氣凈化系統

設計原則:空氣凈化系統是食品凈化車間裝修設計的核心部分,其主要目的是去除空氣中的微生物、塵埃等污染物,保證生產環境的潔凈度。空氣凈化系統設計應考慮到車間的面積、高度、生產工藝流程、人員數量等因素,合理確定送風量、回風量、空氣過濾等級等參數。

設備配置:應配備適當的空氣過濾系統,如HEPA過濾器,并定期更換以確保空氣中的微粒和顆粒物得到有效過濾。同時,可根據需要安裝臭氧發生器等消毒設備,對空氣進行殺菌處理。

四、排水與廢棄物處理

排水系統:車間內應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,地面應有6—10度的坡度以利排水。排水管道應采用耐腐蝕、易清潔的材料,并設置相應的過濾裝置及消毒設施,確保排水水質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及衛生要求。

廢棄物處理:應對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與處理,以防止污染。廢棄物處理設施應設置在車間外或遠離生產區域的地方。

五、照明與噪音控制

照明要求:車間內應有足夠的照明,以保證工作人員能夠清晰地看到操作對象。一般而言,輔助工作室、走廊、緩沖室、人員凈化和物料凈化用室的照度值不宜低于100lx,對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產部位可設置局部照明。GMP潔凈工程車間內加工操作臺的照明不低于220Lux,車間其他區域不低于110Lux。

噪音控制:車間內應控制噪音的產生和傳播,以確保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舒適。一般來說,Ⅰ級潔凈用房的噪聲級(靜態)不應大于65dB(A),其他等級潔凈用房噪聲級(靜態)不應大于60dB(A)。

六、人員衛生與防護

個人衛生管理:工作人員應持有健康證明,符合相關職業資格標準和培訓要求。同時,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個人衛生操作規程,如進入車間前應進行洗手消毒、穿戴專用的工作服裝、鞋帽、口罩等,并在風淋室進行吹淋除塵處理。

防護用品穿戴:生產工作人員應按照相關標準穿戴工作服、口罩、手套等防護用品。車間內不得穿戴攜帶金屬或易碎物品的衣物、飾品等物品。

七、其他規范

通道設計:為防止交叉污染,食品車間的通道應盡量做到人流、物流分開。從原料加工到成品入庫,物流通道應在一條生產線上。通道內不能堆放食品、原輔材料及雜物。

環境監測:食品凈化車間應配備必要的檢測儀器和監測儀表,以監測車間的空氣質量、溫濕度、噪音等關鍵參數。同時,應建立環境監控系統,對車間內的各項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和記錄。

設備維護:定期對空氣凈化系統、溫濕度調節系統等關鍵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,確保其正常運行和滿足生產要求。

總之,食品凈化車間裝修設計規范是一個綜合性強、技術要求高的體系。只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,才能確保食品凈化車間能夠滿足生產需求,保障食品的衛生與安全。